///此文写于2016年6月2日,不知为何没有发布成功,此博客荒废,我也忘记了如何操作博客,今天重新捡起来,希望之后能搭建一个个人作品集主页。

先将题目翻译成人话,用一门很难的语言法语学一门没多大用处的专业艺术史是什么感受?

那就是一脸懵逼。

最近学这门课真的学到厌世的程度。我有很多自身的问题,不是一个刻苦的人,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在这个专业两年,从来没有看到第二张亚洲面孔的事实。大约,唯一的安慰,就是上个学期开学的时候,看到个选了历史的香港姑娘,而今天,和学现代文学的姑娘聊得很开心。

学这个专业,一开始是抱着非常天真随意的想法的。然而选课的时候,就懵逼了。卧槽,原来艺术史后面跟着的那个单词是考古的意思!

怪谁?选专业的时候怎么没去查查这个单词啊!

在法国,艺术史和考古学是连体婴,这大约是由于,十八世纪的时候,庞贝等几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促使艺术史学家从希腊艺术里分离出了罗马艺术,甚至影响了新古典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所以在法国,这两个领域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考试的时候,因为是混在一起考的,我也听到监考的史前艺术史的老师,对着手中的古代艺术史的考卷做懵逼状:“我只是一个史前艺术史的老师,我真的不了解你们的课是怎么考的!哎呀,让我去问问你们的老师!”

嗯,其实也还是泾渭分明的。

马丹,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要把两门课放在第一年里一起学啊!只有第二年的才能选方向。想想当年我看着老师对着一个棺材带尸体的剖面图叽叽咕咕了好几节课,我愣是只听懂了几句话。

然后喜闻乐见的挂科了。

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了那些埋葬陶器的坑,还有智人洞穴遗迹神马的,至今没明白,但是至今还记得智人这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