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Geek文青的基本素养
这个问题要从器材党说起。
我喜欢买最好的,或者我认为我能得到的最好的,我也最喜欢的器材。比如最日常的买衣服,我一定会看材质,棉质,麻质,viscose等,羊毛因为价格原因,会接受混纺。也就是这一年,这个原则才有一些松动,会因价格和款式对材质做出一些让步。再比如,对画笔的选择,我钟情于Raphael的貂毛笔和松鼠毛拖把。我也曾经觉得,我买一个宝丽来sx-70,只是为了使用的,结果因为饰皮状况不能接受导致,最后还是拍了一部original刻度版。我选二手镜头,会选便宜货,但也偏爱不常见的镜头,反而对镜头状况不太在意,只要基本不影响成像就行。
类似的选择,充满我人生可以自由做主的每一个角落。
说来说去,是我对物质的有点变态的需求。但是,再往深一想,我做这些事情,其实只是为了显示我的个性。这些我自认为的,经过我审美观和价值观过滤的东西,让我变得不一样。我是有多缺乏安全感。我是多么想让自己不平凡。
物质控,就是我妥妥的伪文青的基本素养。说道伪Geek,我还记得我曾买过一本php的圣经教材好像,后来看了一点,现在都忘光了,书也二手卖掉了应该?总之,曾经想过自己建立一个个站的,后来了解到码农不是想当就能当,申请维护域名和空间也挺麻烦,最后连wordpress都没有去玩。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直到建这个博客之前,我整理邮件看到一个朋友的wordpress的博客,零零散散写了好多年,突然觉得,有些东西如果能这样放在一个生活之外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去看,可能有些人偶然的路过,看过几眼,或者关注过一段时间,也挺好。
就是,我觉得,有一些事情,应该在自我以外的地方,得以生存。
因此有了这个博客。当时也是莫名其妙的,就搜到GitHub这个地方,当然啦,都赖网上GitHub建独立博客的教程实在太多。这是一个程序猿交流的圈子,老实说,我一个只能勉强看懂几行css和html代码,在这里fork别人的博客样板再改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伪Geek真的很心虚。我并没有代码可以分享呢。
当时花了两三天的时间,熬夜把博客弄好了,真的很开心。我记得我换Mac之前,常常折腾Win,虽然也不知道自己在折腾什么,大约是搜寻杀毒软件呀,各种小工具的小众软件呀,自定义设置呀什么的,你看,就连代码,我也能玩出物质控,我也不知道说自己什么好了。结果换成Mac之后,我曾经幸苦搜集的各种小软件小资源全部忘光光!我还大言不惭的说,喜欢Mac就是因为不用让我犯选择困难症,以后也再也不用折腾电脑了!
结果,打脸了。
从选择Evernote还是Onenote开始,这条路从未停止过!后来是决胜出Ulysses的写作系列,再到番茄闹钟,密码软件,快递查询软件,下载软件吧啦吧啦,就连代码编辑器我也选定Sublime Text了呢。还好我OS上的程序APP真的需求没有特别特别多,还好我还比较忠实于苹果自带的功能和软件,以上说的也都差不多了。
然而这毛病还是挺让人绝望的,不是吗?
昨天一时兴起,我又决定折腾下Mac自带的电子词典,因为需要,想装个大罗伯特来着,结果我发现GitHub真是棒棒的,找了个开源项目Pyglossary来转化Mdict的词库格式成Mac适用的格式,折腾了一天,终于能让法语的特殊字母正常显示了。 可是两个包的代码,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我还下了Diffmerge对比两个包的代码来着,仍然一头雾水!
就说,我这种三分钟热情的伪Geek文青,有没有可能又跑去学习某种代码呢?虽说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编程语言锻炼逻辑的想头很值得倡导,可是,真还真是令人绝望啊。